四月的横州,茉莉花田新芽初绽,茶香渐浓。位于校椅镇的清雷茶业生产基地内,一座25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正悄然“焕新”——横州市首家茉莉花茶加工智能数字化生产线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施工现场,工人们忙着调试设备,自动化流水线雏形初现。
“我们这条数字化生产线预计在今年的五月中下旬可以投入生产,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生产效率的提质增效,同时也能更加稳定地掌控品质标准。”横州市清雷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雷大焰介绍。
据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网了解,该生产线引进了浙江省湖州市赛宏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的PLC控制系统,8组AGV智能运输车构成动态脉络,将传统花茶生产的核心工序串联成自动化闭环,每日可产出10吨成品茶。从鲜花养护、茶坯窨制到筛分包装,全程采用不落地生产模式,让茶叶生产不再依赖传统人工,借助数字化手段让品质和标准更加稳定。生产线还能够实时智能调节厂房环境温度、湿度、含氧量等参数,为茉莉花打造全天候恒定的“呼吸空间”,从而提升茶叶品质。此外,这条生产线还具备生产灵活性,除了茉莉花茶,还能通过调节系统参数生产其他品种茶叶,为企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样在距清雷茶业十几公里外的健康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内,忆美园(广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6万平方米智能园区已完成设备调试,五栋现代化建筑已拔地而起,即将投产。园区内,合计3.3万平方米的智能车间即将启动5条“不落地”智能生产线千平方米智能冷库与包装车间形成产业闭环,年产能预计达1.3万吨。园区以“生产+研发+体验”三位一体模式,聚焦茉莉花深加工技术升级。
近年来,横州市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增强利用AI技术能力,通过建设“数字茉莉”大棚、AI病虫害识别系统等项目,实现了种植、加工全链条数字化。
走进“数字茉莉”大棚内,智能光照、温湿度控制系统及监控传感设备实时运作;在中华茉莉园核心区,AI图像识别技术实现病虫害自动识别、诊断,准确率90%以上,农药用量减少20%……横州市在种植端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水肥一体化技术,依托慧云信息系统调控种植环境,延长花期,让科技红利渗透在田间地头。
“以前给花田浇水不仅要从其他地方运水过来,还要一行一行地人工浇水。现在有了这个系统方便多了,用‘数字茉莉’扫码就能灌溉花田。”花农雷水平感叹。日前,广西慧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数字茉莉”扫码灌溉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只见中华茉莉园的花田间铺设了一条条管道,农户只需要通过手机中的小程序扫码付费,即可开阀灌溉,水流便会从管道中均匀浇入田间,为花苗一键“解渴”。
系统的投入使用,给愁于用水的花农们带来了“及时雨”。不仅有效保障基本灌溉需求,还节省了农户的时间与人力成本。此外,农户的用水情况会实时上传至“数字茉莉”平台,为田间生产管理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持,助力实现更科学高效的农业生产。
该市以科技力量全方位畅通产业脉络,通过“数字茉莉”全产业链服务平台,串联种植、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供需。依托电商孵化中心培育人才,推动“横县茉莉花茶”线家,带动1.94万人创业就业。2024年,横州市茉莉鲜花价格最高达到84元/公斤,每亩花田每年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网为花农增收3600元以上,综合品牌价值达224.13亿元。
从智能车间到万亩花田,横州茉莉花产业以科技唤醒传统产业的“数智基因”,铺就乡村振兴的芬芳之路。(刘婉茜 李丽萍)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